信用紅利更好惠及千行去九宮格會議百業(經濟聚焦)_中國網

核心閱讀

規范化歸集信息,實現各領域數據聯通;豐富應用場景,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鏈條,提升信用監管效能……近年來,廣東中山持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強化信用監管機制,讓信用紅利更好惠及千行百業。

“信用可以當‘金子’用!憑信用,投標可以免押金;憑信用,審批可以提速,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加快了項目落地。”中建三局集團(深圳)有限公司中山公司總經理徐軍說,企業到中山投資建設項目,信用獲得感特別強。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近年來,廣東省中山市持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強化信用監管機制,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在前不久發布的“信用中國”網2024年第二期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中山在261個地級市中位列第一。

社會信用體系如何建設?如何創新信用應用實踐?又如何提升監管效能?記者進行了采訪。

建設信用系統

數據互聯互通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背后,是一場覆蓋社會各領域的大數據工程。“中山將信用信分享息歸集共享作為信用中山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逐步形成一網、兩平臺、三應用系統的結構。”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尹明說。

具體來說,一網是指信用中山網,兩平臺分別是中山市信用支撐平臺、中山市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三應用系統分別是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山市信用聯合獎懲應用系統和中山市合同履約管理系統。這個架構是大數據工程的“骨架”,而歸集和整理大量信用信息,就好比為工程打實地基。

中山市印發并及時更新《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資源目錄》,按目錄向各部門歸集公共信用信息,解決了規范性問題。另一方面,依托中山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建立中山市信用專題數據庫,支撐信用數據的跨部門、跨領域全方位共享,打通了數據壁壘,實現了各個領域社會數據的互聯互通。

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后,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采集了50個部門、184個數據主題、超3億條信用數據,其中歸集的企業社保、納稅、公積金、水、電、氣、倉儲物流、知識產權等8類數據約3000萬條,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的“雙公示”數據約300萬條,信用承諾信息超過50萬條。

“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優化營商環境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信用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尹明說,目前,全市已累計落地近400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在企業辦事便利度、資源要素支撐度、政務服務滿意度、企業權益保障度等方面實現突破,讓信用成為企業的綠色通行證。

創新信用應用

服務實體經濟

社會信用體系搭建好地基后,下一步就是讓信用在不同場景下實現創新應用。

在助力經營主體融資方面,信用數據大有可為。舞蹈場地

“貸款利息低,當天申請就能到賬,而且隨借隨還,不用手續費。”中山市德星仔農場負責人陳德星告訴記者,自己經營的農場今年計劃擴大種植規模,但由于沒有抵押物難以融資。

在銀行的指導下,陳德星在中山市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申請中山農商銀行“工商易貸”產品,當天就獲得授信13.4萬元,解決了資金難題。“工商易貸”產品以公共信用數據為基礎,純信用、無抵押,通過政務數據模型計算后可實現快速授信。

據介紹,中山市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設置有政府政策性金融產品專區、特色產業專區、舞蹈教室首貸服務專區等,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2024年3月底,在平臺注冊的企業超10萬家,入駐金融機構63家,平臺累計發放貸款69億元,有效賦能企業融資。

在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方面,中山市基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電子保函服務平臺,破解企業投標保證金的繳納難題。“中山市探索建立電子保函服務平臺‘信易保’,針對沒有黑名單記錄的企業開具電子保函,目前已開具超過10.9萬筆,為投標企業節省保證金費用約260億元。紅名單企業可享受保單費用減免優惠,目前平臺共為1796家紅名單企業減免保單費用276萬元。”尹明介紹。

信用支撐平臺是中山社會信用體系的“骨架”之一。中山市利用該平臺實現全市行業數據歸集、信用評價、差別化監管等功能,解決了行業信息化程度不一的問題,初步建立起個體工商戶信用指標體系,實現精準監管。

拓展覆蓋領域

提升監管效能

在建立扎實的社會信用數據基礎上,中山市強化監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鏈條,不斷提升信用監管效能。

“項目從簽約到動工僅用時兩個半月,以往需要兩個月的車間報建手續只用6天就完成了。”三花集團南方總部基地項目負責人說,作為守信激勵主體,企業充分感受到信用紅利,辦事更快速,審批更高效。

在事前環節,中山利用信用平臺,制定主動公開型、審批替代型、行業自律型、信用修復型等多種信用承諾模板,督促各級相關部門全面推進告知承諾制,將信用承諾作為審批個人空間、招投標、產業扶持資金申請等必要環節及事中事后監管的事前約束機制,壓縮審批時間,讓企業辦事少跑路。

事中環節上,目前中山市已在交通、建筑、食品餐飲、稅務等58個領域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網約車司機要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務,如果出現線下加價這類不誠信的行為,上了‘黑榜’,每次會扣誠信分2.5—5分;如果參與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屬于‘紅榜’行為,每次會加2.5—5分。”網約車司機肖海平告訴記者,一旦誠信分扣分,平臺會暫停派單3—5天,扣滿20分的網約車駕駛員,將暫停從業資格的注冊,互聯網出行講座平臺停止派單30天及以上,對行業具有較強的監管約束力。

肖海平口1對1教學中的“司機誠信紅黑榜”是中山施行的“服務+收入誠信考核”制度。目前,中山已與在運營的互聯網出行平臺簽訂了網約車行業誠信公約,引導司機提升服務質教學量與信用級別,靠誠信贏得更多訂單與收入。誠信考核制度啟用后,經過綜合整治,當地出租車服務質量投訴量下降47%,出租車合規率從78%提升至97%。

在事后獎懲環節,中山已建成信用聯合獎懲應用系統,并嵌入政務服務網、公共資源交易等系統中,做到“逢辦必查”。截至目前,已有超3000個行政管理事項調用了聯合獎懲查詢接口,開展聯合獎懲核查199萬次。

“要厚植誠信土壤、培育誠信文化,不斷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讓信用紅利更好惠及千行百業。”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說。

(黃靜雯參與采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