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題:暑期開啟文博熱“加強版” 中華文化展現強大吸引力
新華社記者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山西博物院預約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隊看太陽神鳥,蘇州博物館加場夜游活動……暑期剛至,持續高漲的文博熱成為中國一道靚麗的旅游風景線。
國家文物局不久前發布通知,提倡博物館適當延長開放時間、“非必要不預約”。首都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三星堆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南博物院等多地博物館紛紛延時開放,并通過開設夜游、沉浸游、體驗游等多種形式,讓游客更便利、更直觀地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對歷史文化十分癡迷的李鋮,每到一座城市必先參觀當地博物館。參加完高考的這個暑假,他和母親姚雪從內蒙古到成都旅游。
“我們‘見縫插針’安排參觀行程,第一站就是收藏有太陽神鳥金飾等珍貴文物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姚雪說,他們還準備前往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參觀。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游客們在觀賞、拍攝太陽神鳥金飾(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在太陽神鳥金飾所在展廳,參觀者把這件“鎮館之寶”圍了個水泄不通,其中就有正在西南財經大學參加短期課程的新加坡大學生杰伊。
“中國歷史厚重、文化多樣。學習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十分有趣。”她對記者說,希望更多了解成都,包括這座城市的形象標識——太陽神鳥。她了解到,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太陽神鳥表達了中華先民向往太陽、崇尚光明的飛天夢想。
暑期文博游涌動的人群中,有很多和杰伊一樣遠道而來打卡“中國游”的外國人。在蘇州博物館看到中國春個人空間秋時期的精美青銅劍展品,美國青年埃薩特·布科連連贊嘆:“第一次到蘇州,但我已成為這里的超級粉絲。”
中華五千年文明正在成為中國作為國際旅游主要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滿意度專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將體驗中國文化作為來華旅行的主要目的。
截至目前,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已增至37個,今年上半年外國人來華數量同比攀升152.7%。
為應對暑期客流高峰,各大博物館“各顯神通”,持續提升觀眾觀展體驗。
故宮博物院上新《故宮展覽》App,只需指尖輕點,便能“空降”到故宮“殿堂”;三星堆博物館引入數字化展示系統,參觀者可以借助高科技和古蜀文化互動,沉浸式體驗古老而九宮格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蘇州博物館推出了“拙政問雅·夜蘇博Plus版”夜游活動,游客可以涼涼快快地享受古典園林與現代建筑的融合之美。
廣受歡迎的“常博奇妙夜”活動今年暑期推出了全線開放的夜賞、非遺劇目的夜演、以“解謎”為主的小樹屋夜游、與知名科普作家面對面的夜讀等一系列夜間專場活動。
“博物館夜游不僅讓夜生活更加多彩,還讓孩子徜徉在文博的海洋中,學到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帶孩子來體驗“常博奇妙夜”活動的常州市民劉國教學場地慶說。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經驗的豐富,文旅融合已成趨勢,以文化、歷史為標識的文博場館、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廣大游客的“必選項”。
勾欄瓦肆中的民間絕活,蹴鞠現場的陣陣叫好,大型演出現場的戰馬啾啾……八朝古都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重現宋朝的市井生活、建筑風貌。
這個以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的大型主題公園,暑期推出了宋“潮”你最美·清涼潑水秀、大型沉浸式夜間馬戰《岳飛·郾城大捷》等系列特色演出,每日最高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
中國目前有北京、南京、杭州、蘇州、開封、正定、曲阜等140多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迅猛發展的城鎮化進程中,這些城市實施了大規模歷史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打造出聚會一座座“超大的城市博物館”。
“了解一座城市,先走進博物館”是時下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共識。“文博熱”的背后是“傳統文化熱”,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也包括海外游客對中華文化的好奇與探求。
“外國游客來中國,不僅要看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廣博的歷史人文,還要體驗發達的高鐵和充滿煙火氣的美食街。中華文化正對各國游客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戴斌說。
目前,中國有57項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39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截至2023年,中國擁有6833家博物館,每年參觀人數超過12億人次。(記者楊曉靜、康錦謙、劉巍巍、史林靜、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