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里藏萬元現金,隱秘圈套怎么防
公安機關打防并舉提醒群眾勿做電詐“工具人”
“小樹屋高價收購閑置銀行卡、手機卡”“高薪兼職輕輕松松”“兼職采購日結,300元一天”“無需抵押,無需征信,快速放款”……
面對花樣百出、防不勝防的誘騙手法,公安機關呼吁群眾提升識騙防騙意識。2024年“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主題為“警惕詐騙新手法,不做電詐工具人”。各地各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宣傳活動,增強群眾識騙防騙意識,避免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工具人”和“幫兇”。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
萬元現金做成“鮮花”裝進花盒,送給長輩做生日禮物;在“紀念日”定制蛋糕制造驚喜,內藏數萬元現金……噱頭百出的“禮物”背后,有著什么樣的隱秘圈套?
“這是電詐分子的新型洗錢方式。電詐分子向商家提出定制禮盒等大額消費需求后,以付款為由得到商家銀行卡號,隨后將卡號轉發給電詐受害人。”公安部聚會刑事偵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貨款”其實就是電詐案件的贓款,電詐分子借此實現快速洗錢的目的。
近年來,公安部聚焦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組織開展“云劍”“斷卡”“斷流”“拔釘”和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一系列行動,統籌推進打防管控建各項措施,打擊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當前,電詐分子一方面想方設法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另一方面不斷翻新詐騙方式和手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件21.2萬起,同比上升20.4%。電詐手法多種多樣,電詐“工具人”也種類繁多。
何為電詐“工具人”?
“這是對幫助電詐團伙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相關人員的統稱。電信網絡詐騙各環節都需要‘工具人’,有供卡類、金融支付工具類、轉移案款類、提供通信技術支持類等不同類型的‘工具人’。”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過失,則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詐騙罪共犯。
據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梳理,在電詐犯罪鏈條中,電詐分子需要將詐騙錢款分散轉入多個層級的他人銀行賬戶中,隱蔽詐騙錢款來源,逃避公安機關追查。境外電詐分子通常遠程操控境內的手機等設備撥打詐騙電話,冒充境內號碼。電詐分子還使用他人互聯網賬號,或冒用身份向親友騙錢,或用來發布違規廣告、推廣引流信息。為完成上述違法犯罪行為,電詐分子大肆收購、獲取“兩卡”和個人信息,發展“跑分”洗錢、推廣引流等網絡“黑灰產”,利用多種手段利誘蒙騙群眾成為電詐“工具人”。
類型多樣涉及面廣
“工資日結!薪資300元一天!時租會議美妝商場采購兼職招聘!”近日,浙江寧波的大學生小美(化名)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小美聯系廣告發布者應聘,對方告訴小美:采購款會事先打到她的銀行賬戶,她去銀行取現后按要求到商場采購,全程有工作人員帶教,她只需要配合。
然而,待小美把打到自己銀行賬戶的15萬元取現并交給“工作人員”后,對方以“今日缺貨”為由讓她回去等通知,隨后就音信全無。小美領到了1500元的小樹屋報酬,但也等來了警察。她這才知道,取出的15萬元都是電詐分子騙來的錢款。
老年人也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的目標群體。據統計,2023年,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的平均年齡為37歲,18歲至40歲的占比為62.1%,41歲至65歲的占比為33.1%。
“您好,本基金由國務院扶貧辦進行發放,全程無須繳納任何費用……”今年2月,年逾60歲的劉某收到這樣一條短信。劉某根據短信鏈接加對方為微信好友后,對方自稱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劉某被確定為幫扶對象。之后,對方稱要將劉某包裝成“入不敷出”的樣子,需要大量的銀行流水以及最終清零的賬戶作為申請項。劉某在對方要求下先后將收到的多筆匯款匯到指定賬戶。很快,他的賬戶顯示被凍結。當民警找上門時,他才如夢方醒。
在公安部6月25日公布的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中,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詐騙手法位列其中。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等10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發案占比近88.4%。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中,刷單返利類詐騙是發案量最大和造成損失最多的詐騙類型,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個案損失金額最大,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發案量明顯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增強識騙防騙意識
瑜伽場地除了“幫扶款”外,貸款也會成為誘餌。“馬上放款,無需抵押,無需征信……”冒充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電詐分子會假裝操作貸款流程,隨后稱貸款者“銀行流水太低”,需進行“銀行流水包裝”。其實,貸款者的銀行賬戶將被用于電詐洗錢。
虛假貸款類詐騙也是公安部公布的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之一。詐騙分子通過網站、電話、短信、社交平臺等渠道發布“低息貸款”“快速到賬”等信息,誘騙受害人前往咨詢,后冒充銀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員聯系受害人,謊稱可以“無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貸”等,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或登錄虛假網站,再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代辦費”等為由,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電詐分子還常以“刷流水驗資”為由,誘騙受害人將其銀行卡寄出,用于轉移涉案資金。
2023見證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全力推進打防管控建各項措施,打擊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今年5月,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4.3萬起,抓獲一大批違法犯罪嫌疑人。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取九宮格得歷史性成就,4.9萬名中國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和損失金額均下降30%,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緬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團遭到毀滅性打擊,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被成功鏟除。
此外,國家反詐中心聯合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制作推出《海外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揭騙術、解案例、講防范、發提示、出工具,進一步增強海外中國公民識騙防騙的意識。(記者 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