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防治把好我國人口健康“第一關”去九宮格共享空間_中國網

這是我國出生人口健康水平提升的一張成績單——與5年前相比,全國因出生缺陷導致的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降低30%以上,神經管缺陷、唐氏綜合征等嚴重致殘出生缺陷疾病發生率降低約23%。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把好人口健康“第一關”,出生缺陷防治正在保障更多中國家庭人生無“陷”。 

一張藍圖:防治能力持續提升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聽力障礙、唐氏綜合征、地中海貧血……出生缺陷病種多,病因復雜,防治九宮格往往始于生命的起點。

我國出生缺陷數據下降的背后,是相關檢查篩查數據上升:全國孕前檢查率達到96.9%,孕期產前篩查率達到91.3%,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和聽力障礙的篩查率均達到98%以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司長沈海屏介紹,目前全國普遍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希望盡早發現苯丙酮尿癥患兒。如果這些孩子及時服用特殊奶粉,能有效減少智力損害,絕大多數孩子智力可達到正常水平。

此外,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可早期識別聽力有問題的兒童,通過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如安裝助聽器、植入人工耳蝸、語言訓練等,可有效減少“聾”和“啞”的發生。

提高育齡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強化風險因素預防控制,規范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推進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診斷治療……聚焦多個關口,我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策略一步一個腳印“落地”,防治能力持續提升。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2023-2027年)》,我國還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舞蹈教室生兒和兒童各階共享空間段的更加完善的防治鏈條。

根據這一藍圖,到2027年,一批致死致殘重大出生缺陷將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出生缺陷導致的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至1.0‰、1.1‰以下。 

2023年8月,新疆和田縣人民醫院,專家正在為當地的出生缺陷患兒義診。(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供圖)

一張網絡:公益救助項目覆蓋全國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玉扎(化名)今年4歲,通過足跟血篩查確診為苯丙酮尿癥后,一直吃特殊膳食食品進行治療控制。“家里一直比較困難,知道孩子的病符合條件可以申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時,全家都非常激動。”玉扎的媽媽說。

自2014年起,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開始實施。在財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項目累計完成出生缺陷檢測超310萬例,救助出生缺陷患兒超8.1萬人次。2023年9月,該項目獲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

“出生缺陷救助主要圍繞遺傳代謝病、先天性結構畸形、功能性出生缺陷三類疾病展開。”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薛敬潔介紹,患有上述三類共享會議室疾病、家庭經濟困難的18歲以下兒童,在實施機構治療的醫療費用自付部分超過3000元的,都可以提交材料,審核通過后可以申請到最高3萬元的救助。經小樹屋過審核,玉扎最終獲得救助金2萬元。

出生缺陷救助項目實施方案2024年將功能性出生缺陷的救助病種增加至186種,湖南對此大力宣傳推進,讓救助福利覆蓋到更廣人群。依托救助項目,廣西婦幼保健院組建“救心·防殘”走基層志愿服務團隊,近4年來為4000余名兒童進行篩查和救治。

薛敬潔說,截至目前,項目實施單位已有45家省級管理機構和939家實施機構,形成了全國性出生缺陷救助服務網絡。在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中,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患兒篩查、診斷、治療、康復等多個環節,讓更多患兒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講座

2023年5月,張家口,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義診活動走進河北。(中國出生缺陷干預見證救助基金會供圖)

一個指向:努力滿足健康孕育的美好愿望

健康孕育,是每一個生育家庭的期望。為此,出生缺陷防治服務努力設置三道“防線”——

一級預防,要統籌推進健康教育、婚前醫學檢查、孕前檢查、補服葉酸服務,讓出生缺陷盡可能不發生;

二級預防,要提供全方位的孕產期保健服務,加強產前篩查、診斷和干預,減少嚴重致死致殘的出生缺陷;

三級預防,對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實行專項檢查,努力做到出生缺陷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

時租空間“出生缺陷防治是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沈海屏說,下一步將繼續推進三級防治服務更加普惠可及,把好婚前、孕前、孕期和新生兒期各道防控關口,全力保障群眾健康孕育。實施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進一步強化篩查診斷機構建設,推進篩診治康一體化服務,促進出生缺陷疾病早診早治,有效減少兒童先天殘疾,全面保障兒童健康。

更精準地防治出生缺陷,專業人才缺口亟需補上。根據《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2023-2027年)》,下一步還將重點加強人才培養,努力滿足廣大群眾生育健康孩子的美好愿望。(記者董瑞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